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六方相/单斜相WO 3“异相结”的可控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刘纪法, 陈雪冰, 王芳芳, 张静, 陈常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6): 22-26.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6.004
摘要754)   HTML    PDF (1500KB)(225)    收藏

利用沉淀法合成了球形六方相氧化钨(h?WO3),通过调控六方相向单斜相的相变,可控制备了六方/单斜WO3(h/m?WO3)“异相结”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积(BET)等对WO3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及组成、粒子大小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光催化分解水产氧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纯六方相WO3,具有合适晶相组成的h/m?WO3展现了显著的光催化性能。结合六方相和单斜相的能带位置,表面光电压表征结果发现,h/m?WO3“异相结”的形成显著促进了催化剂表面光生电子和空穴的高效分离,进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储层构型的剩余油精细表征方法及挖潜策略——以渤海L油田东营组东二下亚段油层为例
郑彬, 廖新武, 刘宗宾, 刘玉娟, 张静, 闫志明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5): 36-42.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5.006
摘要404)   HTML    PDF (3590KB)(245)    收藏

渤海L油田从投入开发,经历了内部加密、变井网、转流线等多轮次调整,平面剩余油分布零散,纵向水淹规律异常复杂,剩余油挖潜难度大。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地震、生产动态等资料,对厚层油藏储层进行精细刻画,指导剩余油精细表征和挖潜。研究发现,该油田单砂体平面以对接式为主,纵向叠置以切叠式为主,南部垂向加积型朵叶体剩余油富集在断层附近、潜山围区、砂体沉积边部,可部署定向井挖潜,中部前积型朵叶体剩余油富集在厚砂体顶部及薄夹层下部,可部署水平井挖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FD某油田碳质泥岩层钻井坍塌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苏延辉, 耿学礼, 郑晓斌, 李文良, 黄毓祥, 史斌, 张静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4): 53-57.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4.009
摘要420)   HTML    PDF (2234KB)(127)    收藏

CFD某油田2h井水平段着陆前钻遇碳质泥岩层发生坍塌,影响钻井时效,为满足该油田后续钻井需求,针对性开展坍塌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综合分析钻井液性能与井壁坍塌的关联性、坍塌掉块的层理结构和黏土矿物组分,确定钻井液密度低、封堵性能和抑制性能不足是碳质泥岩层坍塌的主要因素。从力学对策方面,基于强度各向异性模型建立了井斜与坍塌压力的关系曲线,为钻井液密度的选择提供指导。从化学对策方面,通过抑制剂和封堵剂的优选,加入体积分数分别为1%聚胺抑制剂+5%细目碳酸钙+1%纳米封堵材料后的钻井液岩屑回收率达91.39%,高温高压失水降低22.41%,坍塌掉块的点荷载强度降低率从优化前的32.45%降至13.6%。研究结果为解决实物资料少及现场亟需钻井防塌措施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内建电场调控光生电荷分离效率的研究进展
周月娥, 陈雪冰, 张静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3): 1-6.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3.001
摘要524)   HTML    PDF (1285KB)(264)    收藏
光催化技术是解决现今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大部分催化剂的光催化效率较低,提高光生电荷的分离是提高光催化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首先对催化剂的光催化原理进行了概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在提高光生电荷分离效率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及进展,从内建电场的产生机理入手,综述了半导体p⁃n结、异相结、极化表面和铁电材料极化对光生电荷分离效率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内建电场在未来光催化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二维纳米片金红石TiO 2的可控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高文龙,陈雪冰,张静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9, 32 (6): 22-26.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19.06.004
摘要385)   HTML    PDF (9413KB)(145)    收藏
采用水热法,低温条件下合成了二维纳米片状的金红石二氧化钛(TiO 2)半导体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表面光电压谱(SPV)研究了反应过程中HCl浓度对TiO 2材料的晶相、结晶性、形貌、粒径和光电性能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HCl浓度为3、5、7 mol/L时分别合成了微球、纳米片和纳米棒状的金红石TiO 2;上述3种形貌的金红石TiO 2均显示了高于采用焙烧法得到的金红石TiO 2的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活性;与微球和纳米棒结构相比,纳米片金红石TiO 2具有更加优异的光催化性能。SPV结果表明,纳米片金红石TiO 2具有更高的光生电荷分离和迁移效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剂改性的研究进展
李昱慧,张静,张昱屾,陈常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9, 32 (2): 1-7.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19.02.001
摘要538)   HTML    PDF (1584KB)(734)    收藏
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材料,作为非金属半导体光催化剂有可见光吸收、能带等级可调变、化学稳定性高、绿色环保无污染等诸多优点。结合近几年国内外g⁃C3N4研究人员取得的最新成果及研究进展,从掺杂物质结构的角度综述了分子结构改变、单质掺杂、半导体负载及三元复合等g⁃C3N4的多种改性方法及催化机理,并对未来如何提升g⁃C3N4的光催化性能进行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A r c G I S与 MAT LA B的资源量计算方法— — —以松辽盆地油页岩为例
张静平, 唐书恒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4, 27 (3): 52-56.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14.03.012
摘要474)      PDF (3205KB)(251)    收藏
基于钻孔资料, 采用体积法对松辽盆地青一段、 嫩一段、 嫩二段油页岩进行了资源量计算, 依据分布 面积最大的嫩二段建立基准坐标体系, 确定了计算范围,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 A r c G I S对3个层段油页岩面积进行了 子块划分与子块面积计算, 青一段划分为1 4 7个子块, 嫩一段划分为1 9 7个子块, 嫩二段划分为2 4 6个子块, 子块单 位实际面积为5 3 7k m2。采用趋势面法, 在嫩二段坐标体系下以钻孔地理坐标为自变量, 其对应的厚度趋势值为因 变量, 采用算法软件 MAT LA B求得3层油页岩段厚度趋势值方程, 并对油页岩厚度空间展布进行拟合, 获得了较为 理想的拟合度。在确定子块面积与厚度的基础上, 对每个子块加权求和分别得出青一段资源量为1 27 2 4亿t 、 嫩一 段为88 7 3. 1亿t 、 嫩二段为98 7 2. 4亿t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热法合成条件对氧化锆晶相影响的光谱研究
阎松,吴维成,张静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2, 25 (5): 13-17.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12.05.004
摘要442)      PDF (408KB)(343)    收藏
以硝酸锆为前驱物, 用水热法分别合成了纯单斜相、四方相以及四方和单斜混合相的氧化锆纳米粒子。应用XRD、拉曼光谱和TEM探讨了水热过程中前驱体浓度、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对ZrO 2晶粒尺寸和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制备过程中上述合成条件均影响ZrO 2晶粒尺寸,其中晶化温度对其影响最大,但是晶化温度对ZrO 2的形貌影响不大。延长晶化时间有利于单斜晶相的形成,而且随着晶化时间延长,ZrO 2的晶化程度增加。在水热合成过程中采用较低的前驱体浓度、较高晶化温度及延长晶化时间有利于控制合成单斜相ZrO 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钛相变的研究
张静,阎松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1, 24 (2): 6-9.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2.002
摘要696)      PDF (298KB)(532)    收藏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物, 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得了纳米氧化钛(TiO2)粒子, 并采用紫外拉曼光谱, 可见拉曼光谱以及XRD 进行表征, 并计算了不同焙烧温度时TiO2 表面和体相的晶相组成, 以此为基础研究了TiO2 的相变机理。XRD 与可见拉曼光谱的结果一致, 均表明体相区锐钛矿在600 ℃时开始向金红石转变。然而紫外拉曼光谱的结果却表明, 焙烧温度高达765 ℃时, 表面区锐钛矿才开始发生相变, 即从锐钛矿到金红石的相变过程中存在体相和表面相变不同步的现象, 金红石相是从相互接触的锐钛矿粒子的界面开始生成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沉淀法制备ZrO2 中制备方法对氧化锆晶相的影响
张静,阎松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1, 24 (1): 30-33.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1.007
摘要709)      PDF (305KB)(571)    收藏
以氧氯化锆为前驱物, 用沉淀法制得了纳米氧化锆(ZrO 2)粒子, 并探讨了沉淀过程中沉淀剂加入速度、洗涤和干燥方式对ZrO 2晶粒尺寸和晶型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过程中干燥方式对ZrO 2样品的尺寸影响最大。沉淀剂的加入速度越快,越有利于四方晶相ZrO2的稳定,在制备过程中采用醇洗、真空干燥的方式比水洗、空气干燥更有利于抑制ZrO 2从四方相到单斜相的相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